close

  
  昨日,關山大道一小區外,大量等待配送的包裹堆成“小山”。本報記者 孫辰 攝
  長江商報消息 快遞員忙得一周沒洗澡,企業忙活還要倒貼錢,“雙十一”大戰值得業內思考
  “雙十一”大考終於告一段落,昨日,記者走訪EMS、中通、韻達、圓通等幾家快遞企業發現,“雙十一”期間的快件量已趨於緩和。
  雖然往年的“雙十一”爆倉現象不再,但狂歡背後,這種“瘋狂營銷”方式對快遞與電商的深遠影響,值得人們深思。
  ■本報記者 羅義
  ■試驗
  有的三天送達有的六天還未到
  “雙十一”來臨前,各家快遞企業紛紛稱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措施,而吸取幾年前的爆倉教訓,這幾年電商與快遞緊密合作,令今年“雙十一”基本平穩過渡。
  快遞企業的表現到底如何,11月11日—11月13日記者專門做了測試。記者分別選擇了EMS、順豐、圓通、匯通、天天五家快遞公司,往北京、杭州、荊州、隨州及武漢黃陂寄送了8份快遞,重量及規格相當,均為1公斤以下。時效最快的為EMS及順豐,寄往外省的件均在三日內抵達。
  同時,“雙十一”當天,記者在淘寶拍了六件商品,買家均位於上海、江蘇、廣州三地,天天、圓通均為四天寄達。
  但仍有少數快遞企業在“雙十一”中表現得並不夠完美,記者13日通過匯通寄出的三件快遞,其中寄往北京的用時6天,寄往省內荊州公安縣的用時3天,而寄往同城黃陂的目前仍未抵達。
  ■調查1
  快遞員:“簡直就是一種摧殘”
  昨日下午5時30分,韻達快遞街道口公司員工陳輝剛將手中的170多個件派完,相比前日280個派件量已經少了許多,“還有幾處客戶的件沒來得及收,答應了就不能放別人鴿子,馬上得趕過去。”
  陳輝介紹,從11月3日開始,由於市民購買的商品陸續抵達武漢,派件量猛然增多,基本是平日的三四倍。
  對於外人看來的“賺了不少”,陳輝並不認同。“不否認比平時賺得多,但投入也更多。”陳輝稱,投一個快遞能賺5角錢,但一個星期來,他不僅請來了弟弟做幫手,還讓其從老家開來了麵包車幫著送快遞。
  “我這個星期都沒有洗澡,簡直就是一種摧殘。”負責廣埠屯電腦城區域的一名快遞員吐露心聲稱,網傳的月入過萬不假,但一年也就“雙十一”這樣的旺季,而付出確是平日的好幾倍,年紀稍大的快遞員根本受不了。
  ■調查2
  企業:得不償失也要硬著頭皮上
  “雙十一”期間,各家快遞企業業務量確實翻了一兩倍,但收入基本持平甚至是倒貼錢,這是昨日受訪的多名快遞企業負責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確實忙得火熱,但得不償失。”湖北中通總經理藍柏成表示,早在兩個月前,為備戰“雙十一”,公司除了原有的6000多平米倉庫外,又臨時租下了7000平米倉庫應對,還增加了19輛車,臨時工增加了150人。
  藍柏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平常的快件量看,原有的倉庫及車輛、人員均可滿足,“雙十一”餘熱退去後,之前的臨時投入依舊要持續買單,從全年看,一個星期的忙碌,收入卻只能基本持平。
  “相比前年,去年全公司業務量翻了118%,湖北公司也翻了89%。”藍柏成把這種情形依舊視為難得的商機,“雙十一”就如每年快遞企業的大考,是否做好了應戰準備,是否具有實力,只有考考才知道,“誰在該期間時效高、服務好,就能贏得更多客戶,來年業務量提升就更高”。
  ■把脈
  專家:暴發戶心態傷害產業鏈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性,物流講究的是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現在‘雙十一’是打亂了常規。”對於“雙十一”大考,上述一家快遞企業負責人抱怨,幾乎所有快遞企業都臨時性加車加場地加人,這個成本不得不出,“這不是一種正常現象,對物流發展來說,太不健康了”。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雙十一”大戰值得業內深思,這是以犧牲下游產業為代價,而非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人為因素過多,是一種暴發戶心態。應該減少電商的不穩定不均衡性帶給整個產業鏈的矛盾。
  徐勇表示,對於物流企業而言,更不能盲目地適應電商,這樣企業只會付出高額的物流成本,需要與電商探討長期發展的規律,建立相匹配的物流體系與營銷策略,只有如此才能實現雙贏。他建議,跟機票類似,快遞行業可制定淡旺季打折機制,利用價格的杠桿調節市場需求。
     (原標題:像機票那樣打折?快遞業考慮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54okenp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