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烏夢達 袁汝婷 歐甸丘
  退休金到底會不會“縮水”?先改事業單位,公務員呢?這麼一大筆社保經費,誰來買單?自國務院《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7月正式實施以來,處於改革“臨界點”的人們,更加關心這些問題,近日還有一些事業單位人員“提前退休”的消息傳出。
  事業單位人員“提前退休”現象
  西部某市事業單位56歲的正處級幹部,離正式退休還有4年。今年6月,他提前調到市政協擔任常委職務,並對此頗感欣慰。“事業單位馬上改革了,退休金如何還不知道,能在公務員崗位退,心裡有底啊。”內蒙古52歲的特級教師劉某也萌生去意。工齡30年,已達到提前退休的條件,如果現在退,每月可拿現有收入的90%約4500元,“如果和企業‘並軌’,可能每個月只有2000多元,落差太大。”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記者,他在青海省調研時發現,一些基層醫院的資深醫生已提前退休,醫療水平大打折扣。“他們擔心將來退休金會低很多,不如搶搭‘最後一班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5日接受“新華視點”記者採訪時表示,據他掌握的信息,目前並未發生“提前退休潮”。人社部將進一步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
  “提前退休”諸多疑問待解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事業單位改革“目前只是原則性規定,還有很多關鍵信息和時間表、路線圖並未涉及,預期的不明朗和信息的不對稱導致社會上形成了誤導和心理波動。”
  記者調查發現,“提前退休”的背後,其實是諸多疑問待解:
  ——退休金會不會“縮水”?
  “提前退休”呼聲高企,最大的擔憂是收入和養老金可能出現大幅下滑。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數據顯示,2013年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約為3400元,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只有1900元。兩者間的巨大落差讓很多人“心裡沒底”。
  ——改革如何保障公平?
  目前,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群體的養老金存在不小的差距。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數據顯示,2013年機關公務員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水平約為4000元,而事業單位約為3400元。
  ——改革誰來“買單”?
  有研究測算,如果對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進行補繳,涉及總量將達數萬億。這麼大一筆錢,誰來買單?是中央財政,地方財政,還是事業單位及個人?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說,“如果改革成本轉嫁到老百姓身上,加劇‘上學貴’‘看病貴’,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避免“懸崖式改革”,平穩過渡是關鍵
  人社部參與事業單位改革的有關專家向記者披露:肯定不會出現一刀切的“懸崖式改革”,接下來改革推進的關鍵就是平穩推進,減少陣痛。
  李忠表示,“並軌”的說法不夠準確,“總的方向是各類群體實行大體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此外,李忠介紹,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對職工過去參加工作而沒有實際繳費的年限,做視同繳費年限處理,“這個可以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解決同類問題的一個思考。”
  汪玉凱建議,有關部門應該聽取被改革者的意見,避免改革牽涉的相關利益方對改革政策產生誤解,導致改革風險增加,影響改革的進度。 (據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原標題:提前退休,只為搭福利“末班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54okenp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